手裡拿著一張照片,而裡面的人物早已從我們的眼前消失不復見,
但他的雙眼卻直視著你。
試想,這是ㄧ種多麼奇怪的感覺!
「送葬與哀悼」是ㄧ種無法言語的悲傷,大家當然也不樂見其發生。
不同的文化也就慢慢地演生出不同的處理方式。
銀板照相法(daguerreotype)發明於1839年,
此一照相術使得人像攝影成為司空見慣的方式來保留人的樣貌。
此種既便宜又快速的方法,
也使越來越多原本無法支付人物肖像畫的中產階級民眾,
紛紛願意掏腰包為他們已逝的摯愛拍照留念。
還記得yumi 在康乃狄克鬼屋事件中提到電影中那些泛黃的黑白照片嗎?
今天愛亂搞的yumi 又要幫大家介紹一個新鮮事物------->
死後照片(Post-mortem Photography)。
在繼續講下去的同時,各位小女生們請注意妳身旁有沒有一雙眼睛正在盯著妳看!
沒錯,他就在妳後面!
這種照片在維多利亞時期(Victorian Era)被拍攝的比率高於其他種類型的照片,
尤其是發生在美國。
在許多案例裡,往生者通常都被小心翼翼地安排到適當的位置,
如同精心設計的一場舞台劇情節。
在史坦利(Stanley Burns)的睡美人(Sleeping Beauty: Memorial Photography in America)ㄧ書中提到:『這些照片對美國文化而言是稀疏平常的,象徵著“哀掉與紀念“過程。存活的家人往往對擁有此種照片很是驕傲,會把這些照片掛在家裡的牆上,也會把複製本寄給親朋好友留念。ㄧ般而言,他們都會將之收藏於項鍊下的小墜飾盒裡(lockets)或像攜帶畫妝鏡(pocket mirrors)一樣隨身放置。』
所以嚕~~~ yumi 提醒您,
下次來到美國,不要很高興的在跳蚤市場吵著要買附有小盒子的項鍊,
因為那裡面可能是某人的遺照啊!
切記切記呀!
這些死後照片存在的目的大部分是用來當作追掉逝者的回憶物,
而不是用來提醒「人類難逃一死」這類威嚇物。
在19世紀維多利亞時期,那時候的嬰兒和兒童的死亡率極端地高,
而往往這些孩子在死前只有些許的,甚至沒有任何照片留下。
也因此這種遺照就成為家屬的唯一可以擁有的紀念物。
大部分去逝的孩童在攝影時,會在其後頭擺放支架支撐令其站立,
或是在他們的周圍鋪設許許多多的玩具,
佈置成他們“只是睡著了”,讓人誤以為他們甚至還活著。
有時候,父母親或兄弟姊妹也會跟著死著一起擺pose
而拍攝遺照的行業在19世紀末期達到了鼎盛,變得極其普遍。
即使在20世紀還有少許人偏好肖像畫,
但大部分民眾對這種快拍型的技術仍然情有獨鍾。
這種死亡照片在現今社會,多半是發生在CSI 犯罪現場(Crime Scene Investigation)或司法體系(Justice System)裡。
有些人甚至開始收集從維多利亞時期這些早已發黃的死亡照片,
並在網路上買賣,只為了一個原因---------擴張他們的相簿量。
=============題外話==============
到了yumi 為各位好奇寶寶解答迷惑的時間嚕!
Q:ㄧ般收藏家為什麼會有這種癖好?難道是變態嗎?
A:他們大部分認為此種照片給人安詳平和的感覺,如果還有問題,自己問那些人。
Q:上面兩個小妹妹,你能區別誰是活者,誰是逝者呢?
A:右邊的是活人。
上面這張照片,據說右邊站立者是已逝者,因為她的眼睛看起來很呆滯,手顯得了無力量的下垂著
而亦有人說,其實兩者皆是逝者。你認為呢?
上頭這張照片,根據照相館人員的解說,中間站立著是逝者
如果你近一點看,可以發現那個女孩子的腳和姿勢的部分,是由一個支撐架扶持
緊緊夾住在她的腰部和頸部
而她背部的衣服其實是開敞著的
請注意她的眼睛,其實是畫在眼皮上的。
這張照片中,裡頭的妹妹被要求用肩膀撐扶著她已去逝的哥哥
這張照片則是兩姊妹以手臂支撐著中間的逝者合照
緊接著的這張,則是父母用手扶住中間的女兒,讓她看起來宛如活著的時候
有一個網站上甚至還繪聲繪影地說,她的眼睛是畫上去的
有些家人為了讓死者看起來只是睡著了的假象,因此在客廳裡大夥兒一起來張合照
躺在中間的小妹妹則為往生者
上頭這張也佈置成小BABY在睡覺的感覺
看完後,有沒有覺得台灣和美國的文化差異真的很大呢?!
((本文為蘋果鴨yumi 的獨創稿件,轉載須經由本人同意,否則均為剽竊,須負法律責任。))
留言列表